7月14日,玉溪市人民醫院心內科順利完成ICE腔內超聲監測下二尖瓣球囊擴張術1例,填補了該項技術的空白,開啟了玉溪市人民醫院房顫治療的新篇章!
患者張大姐,患有風濕性心臟病多年,細菌侵蝕了她的心臟瓣膜,使得二尖瓣發生粘連、中度狹窄,并在此基礎上并發了心房顫動、心臟源性腦梗死等疾病,近1年來,張大姐感覺自己活動量降低,輕微活動后就感胸悶、難喘氣、心慌。今年7月,張大姐到我院心內科就診,診斷為“風濕性心臟病、中度二尖瓣狹窄、陣發性心房顫動、心源性腦梗死”,我院心內科治療團隊經過認真分析評估后,建議張大姐做房顫射頻消融術和二尖瓣球囊擴張術治療。
手術過程:兩種手術均可微創下從股靜脈途徑“一站式”完成,即可減少重復手術操作給患者帶來的痛苦,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。同時,應用ICE腔內超聲指導手術能實時監測心腔內手術操作情況,提高了手術安全性 ,在ICE腔內超聲監測下將如同“葫蘆”形狀的球囊送至狹窄的二尖瓣口,往里打造影劑使其充盈開來,使狹窄的二尖瓣被撐開。
手術效果:手術過程很順利,房顫射頻消融術成功將房顫轉為竇性心律,與術前超聲相比,二尖瓣狹窄由中度改善為輕度。

術前“魚嘴”樣二尖瓣,術后瓣口開放幅度增大
手術評估:二尖瓣球囊擴張術創傷小、操作簡單、恢復快且具有可重復性,已成為二尖瓣狹窄患者改善癥狀、提高生存質量的重要治療手段,同時結合ICE腔內超聲指導治療可減少射線及造影劑使用,亦可實時監測二尖瓣擴張情況,提高手術成功率,更重要的是減少了患者痛苦、焦慮和恐懼,真正實現了優化手術流程與微創。
相關知識鏈接:心腔內超聲心動圖(intracardiac echocardiography,ICE)是指將超聲導管置于心臟或近心大血管腔內,通過超聲影像技術顯示心臟的結構。 心臟內超聲(ICE)檢查替代經食管超聲檢查,該技術是近年發展的新技術,無需全麻,可以優化手術步驟,節省手術時間,使患者術中體驗更好,同時也更加安全有效。
心內科/王鵬宇
編輯/雷素玲 |